发现一个扎心现实:所谓的“可油可电”,其实很多人根本不用着!_充电_续航_门槛
  • 首页
  • 168飞艇常用的计划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栏目分类
    新闻动态你的位置:168飞艇常用的计划 > 新闻动态 > 发现一个扎心现实:所谓的“可油可电”,其实很多人根本不用着!_充电_续航_门槛

    发现一个扎心现实:所谓的“可油可电”,其实很多人根本不用着!_充电_续航_门槛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1:59    点击次数:111

    说到新能源车,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:

    “可油可电”一度被视为——最全能的解决方案。

    因为几乎所有相关的广告,都在说“这种车既可以加油,又可以充电,完美!”

    于是,很多人就信了,甚至掏出比纯电更高的预算,只为买一台“能电能油”的车,图个安心。

    但结果呢?

    随着“可油可电”的车主越来越多,一个扎心的现象也浮出了水面:

    所谓的“可油可电”汽车,其实很多人根本不用着!

    为什么这么说呢?

    01 大多数人的出行半径,其实用不着。

    首当其冲的原因是:大多数家庭,其实根本跑不了多远。

    展开剩余85%

    买之前担心的是:

    ——万一充不上电怎么办?

    ——万一高速上抛锚了怎么办?

    ——万一长途路上充电不理想怎么办?

    但买回来之后,却发现现实是这样的——

    别说什么1000公里长途了,一年里能有三五次一口气跑500公里的机会,都屈指可数。

   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很滑稽的现象:年初加的那一箱油,到年底都没用完。

    结果,原本是为了图省心,反倒变成了烦心——

    还得琢磨这油会不会放久了变质、会不会堵油路。

    说白了,在电车续航普遍突破600公里的当下,真正用得上“可油可电”的人,其实非常少。

    绝大多数人,不怎么跑长途;真跑长途,中途充一次电也就够了。

    这可不是我瞎说。

    极氪汽车的副总裁都吐槽过:

    有次在服务区,7个充电桩里,4台是增程车在充电,好几个纯电车还在排队;

    反倒是加油站冷冷清清,一个人都没有。

    真要像大家说的那样,续航不够用,纯电不靠谱。

    这些增程车何必在高速上充电呢?

    只能说,很多时候,我们被“广告”所误导了!

    02 可油可电的门槛,其实远比纯电要高

    此外,别看“可油可电”听起来灵活万能,好像毫无门槛——

    不用像纯电那样,还得考虑续航、充电效率这些“前提”。

    但事实是:“可油可电”的门槛,远比大家想象中高。

    因为你想用得省、用得爽,前提是得有家充——而且是每天都能充得上电的那种。

    否则就只能隔三岔五往外跑,跟人抢充电桩。

    毕竟,这类车的纯电续航本身就不高,根本撑不了一周,甚至三五天都够呛。

    再加上所有“可油可电”车型,充电速度都很慢——没有家充,远比想象中折腾了。

    但这件事,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真的很难。

    首先,你得有自己的车位。

    光这一步,就已经劝退一批人了。

    因为车位这个东西,并不便宜,少则几万,多则几十万的投入。

    此外,就算搞定了这一部分,还得走一堆申请流程,还得让物业点头。

    有些小区不让装,电容不够,直接给你卡死。

    而真正能满足这些条件的用户,多吗?

    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11月底,全国私人充电桩的数量为889.2万个;

    其中很大一部分,还是新小区配套承建的——好不好用,能不能用,其实都是未知数。

    对比314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来看,直接说明了:

    其实不少人,根本不适合“可油可电”。

    03 最后,大多数人,其实根本接受不了用油的费用

    不是说大家没钱,而是——没有对比,就没有伤害。

    当你有了更便宜的选择时,你就会本能地强迫自己用电。

    否则,每次加油,都像是对自己钱包的“背叛”。

    这可不是夸张。

    我之前在乌审旗充电,就遇到一位理想L9的车主在排队。

    当时我刚插上枪,还特意提醒他:“这桩很慢,可能不太划算。”

    但他依然坚持等了将近一小时,才轮到他充电——然后又慢悠悠充了一个小时。

    站在旁人角度,这确实挺难理解的:

    一辆40万的车,为了省几十块电费,排这么久,图啥?

    但真实情况就是:很多买了增程的车主,已经不太愿意用油了。

    不是因为他们穷,而是他们知道自己有更好的选择。

    而且这个选择——更省钱、还更好开。

    所以哪怕有点麻烦,也会逼着自己去用电、克服环境、忍受等待。

    这就是一种“心理门槛”。

    就像你出门吃饭:

    左边摊位,一碗炒饭50块,不用等;

    右边摊位,一碗炒饭10块,要排20分钟。

    你可能并不差那40块,但你就是咽不下那口价格差的气。

    “能省就省”的冲动,往往比“我差不差钱”更真实。

    总的来看,倒不是劝大家不买“可油可电”的车型。

    而是,在买之前,还是要多问问自己:

    我真的用得到吗?还是把“续航焦虑”夸大了?

    否则,很可能会后悔自己,当初的那个决定!

    发布于:北京市

    Powered by 168飞艇常用的计划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